1918年,一个男孩出生于浙江的书香门第徐家,他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徐志摩,他的母亲则是张幼仪。
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,全家上下十分欢喜。徐志摩当然也高兴,可他高兴的原因是:他总算是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,从此之后,家庭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能束缚他了。
劳燕分飞
孩子出生没多久,徐志摩便前往海外留学。
徐志摩根本就不喜欢自己的原配妻子张幼仪,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。
因为,最开始这就是一段包办婚姻,而作为新青年的徐志摩很难接受。
然而,父母的压力又让徐志摩不得不迎娶这位新娘,结婚头一天,他就对张幼仪百般的嫌弃。
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,徐志摩如同得到了解放。他在国外很快开始了自己精彩的新生活,而张幼仪像旧时代所有传统的女子那样,在家中孝敬公婆,抚育孩子。
林徽因和梁思成
在此期间,徐志摩还闹出一桩丑闻,那便是他疯狂的追求起才女林徽因。然而,林徽因早就已经和梁思成结成伴侣,自然不会回应徐志摩的疯狂追求。
但徐志摩反而越挫越勇,完全忘了自己家中还有一位妻子。
徐志摩在国外沸沸扬扬的花边新闻,终于传回了国内。
这引起了徐家和张家两家人的危机感。很快,徐志摩就接到了家中的书信,提醒他不要忘记妻子,并要求他把妻子也带去欧洲。
徐志摩一万个不乐意,在国外,他认识了许多思想进步的女学生。在徐志摩看来,这些女子个个都强过张幼仪百倍。
他不想让人家知道,自己这样一位新青年,竟然有一个裹小脚的太太。
可是,他最终还是得妥协,这个时候,他们的孩子徐积锴只有两岁。
要离开自己的孩子,作为母亲的张幼仪万般不舍,可她也深深地明白,作为一个传统妇女,自己的命运,就把握在丈夫一个人的手里。
因此,张幼仪只能忍痛告别孩子,来到欧洲。
可张幼仪不知道,徐志摩心里早就做好了打算,他要离婚,然后去追求自由的爱情。
张幼仪刚来到国外,便被丈夫泼了一头冷水,徐志摩不断将妻子和那些进步的女学生比较。
的确,张幼仪没有出色的美貌,更不知道丈夫嘴里所谈论的新思想是什么意思,她在国外显得如此格格不入。
而且,即便妻子已经到来,徐志摩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流本色,这让张幼仪倍感痛苦。
就在这个时候,张幼仪发现自己又怀孕了。她本以为这个孩子能够挽回他们夫妻间的感情,却没想到,徐志摩直接提出,让她打掉孩子,因为这个孩子将会成为离婚的阻碍。
听到徐志摩这样说,张幼仪彻底陷入了绝望,她坚决要留下孩子,但徐志摩想要离婚的心,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止。
几个月后,张幼仪在医院生下了他们的二儿子彼得,而很快,徐志摩就匆匆赶来,手里拿着离婚协议书。
张幼仪绝望的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,拿到离婚协议之后,徐志摩心情大好,甚至格外开恩,走到玻璃窗边看了看自己刚刚诞生的小儿子。
可是,他却懒得问一句张幼仪生产是否痛苦,更不关心她今后要靠什么来养活这个孩子。
总之,徐志摩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自由,而等待张幼仪的却是渺茫的未来。
风流韵事
但或许,绝望可以催生一个人的勇气,离婚之后,张幼仪反而一天天振作了起来。
她先是跟着自己的二哥前往德国,进行读书深造,同时也学着做生意。她的精神面貌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
只是,1925年,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,张幼仪一直呆在身边的小儿子彼得不幸夭折了。
这个年幼的孩子从出生开始,就不受父亲的欢迎,如今,他还来不及好好体验人生,死神已经收走了他的性命。
儿子的死令张幼仪肝肠寸断,她又不禁想起了自己留在国内的大儿子徐积锴,徐积锴是她唯一的孩子了。
1926年,满心疲惫的张幼仪回到国内,决定把儿子接来自己的身边。
可此时,八岁的徐积锴对于母亲是完全陌生的。毕竟,从两岁开始,他们就再也没见过了,看到母亲要来抱自己,徐积锴反而吓得连忙逃到了屋里。
众人劝了半天,年幼的徐积锴才终于相信,眼前这个女人是自己多年不见的母亲。
但他随后又提出一个让张幼仪心碎的问题,父亲去了哪里?
张幼仪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讲起他的父亲。最后,徐志摩的父母十分坚决地对张幼仪表示:儿子做出这样抛妻弃子的事情,他们宁愿认儿媳妇,不认儿子了。
徐家二老的确是站在张幼仪这一边的。因为多年来,张幼仪相夫教子,孝顺公婆,并没有什么过错,而徐志摩却一直不着调,让两位老人家伤透了心。
而且,两位老人还得知,徐志摩正在疯狂的追求陆小曼。
这让徐志摩的父亲非常不满,并放出话去,如果儿子真要迎娶陆小曼,那他就要永远的断绝父子关系。
徐志摩和陆小曼
在母亲与爷爷奶奶的一次次谈话中,徐积锴也渐渐明白了,自己的父亲与家庭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矛盾,而陆小曼这个名字也刻进了徐积锴的心里。
陆小曼和徐积锴毫无关系,但对于年幼的徐积锴来说,这个女人又的的确确夺走了自己的父亲。
陆小曼的确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子,和张幼仪不同,陆小曼从小是按照新式女性的标准被培养起来的,相比于传统的张幼仪,陆小曼大胆也自由得多。
她有着浪漫爽朗的性格,更有着绝世的容貌,这让她成为了人群之中的焦点,受到了无数人疯狂的追求。
陆小曼
在19岁那年,陆小曼便嫁了人,她的丈夫王赓是陆军上校。
然而,结婚之后,陆小曼才发现,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。
她的丈夫性格有些严肃古板,两个人完全没有办法在一起过日子,所以感情日渐淡漠。
而正在这个时候,徐志摩出现了。
当时,徐志摩已经和张幼仪办理了离婚,可是,他并没有如自己所愿追求到自己心中的女神林徽因。
正在这个时候,他忽然又遇见了陆小曼这位奇女子,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十分相似。所以,刚一见面,他们就互相被对方深深地吸引了。
徐志摩并不在乎陆小曼是有夫之妇,在民国,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。
因为人们的婚姻和恋爱观念,正在从旧社会转变到新社会。
受到强烈的冲击,所以徐志摩也并不认为,自己追求一个有夫之妇有什么不妥,再说,陆小曼和丈夫的婚姻,本来就已经摇摇欲坠。
而徐志摩的出现,彻底葬送了陆小曼和王赓的婚姻,很快,陆小曼也果断的和丈夫签了离婚协议。
一时之间,关于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新闻又闹得满城风雨。
人们已经听了太多关于风流浪子的故事,这一次,大家也想看看徐志摩如何收场,他这段感情能够收获好的结局吗?
徐志摩和陆小曼
父子之别
此时,作为旁观者的张幼仪满是心酸,虽然已经和徐志摩离婚了,可是她依然觉得自己是徐家的媳妇。这是旧思想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,她很难从心灵上得到真正的解放。
徐志摩完全没有顾及社会舆论,更没有在乎父母的反对,他急不可耐的和陆小曼办了婚礼。
这彻底激怒了徐志摩的父母,徐志摩的父亲很快决定,断掉给儿子的生活费。
这的确给徐志摩造成了不小的打击,徐志摩虽然是才子,但是他的收入不算太高,能够维持大手大脚的生活,基本靠家中接济。
他和陆小曼都不是会攒钱理财的人,如今一失去经济来源,两个人的日子立刻变得捉襟见肘。可是,他们又不愿意过于节省,所以,许多难处就摆在了眼前。
陆小曼
徐志摩的父亲希望通过这种办法让儿子低头,但在爱情这两个字上,徐志摩偏偏不愿意妥协。为了赚钱,徐志摩只能不断地赚外快,比如说投稿,或者到各地去演讲。
后来,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死。有人传说,他是为了赶赴一场演讲才死亡的,也有人说他是为了见林徽因。总之,原因众说纷纭,只是具体的答案,谁也不知道了。
不过,大部分人都说,这件事情是陆小曼的错,人们固执的认为,如果不是陆小曼和徐志摩走到一起,如果不是因为她生活奢侈,徐志摩怎么会死呢?
但思来想去,飞机失事只不过是一场意外而已,不管是陆小曼还是徐志摩,亦或是其他人,都没有办法阻止意外的来临。
而这场意外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。
一代才子忽然陨落,虽然他的人品倍受争议,但文坛还是十分悲痛。
而陆小曼一下子成为了千夫所指,另一边,张幼仪和徐积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。
张幼仪十分难过,但徐积锴并不能理解母亲的难过,因为对他来说,父亲完全是个陌生人了。早年间,他对父亲还有些怨恨,而后来渐渐归于平静,甚至,他很少想到这个人。
而且,徐积锴和父亲的性格也完全不同。徐志摩死后,很多人都认为,他的儿子徐积锴能够继承他的衣钵,成为一个文学家,而徐积锴的祖父则更希望他成为一个政治家。
但事实上,徐积锴对文学和政治都不敢兴趣,尤其是文学方面,徐积锴常自嘲自己对文字一窍不通。
他在长大之后读过父亲的不少文集,可是,他写不出那样有灵气的文字。
写文章也是要看天赋的,至于政治,徐积锴更是碰都不想碰。他认为那太危险,他没有那种操控政坛的能力,所以不如敬而远之。
最后,徐积锴选择的人生方向是土木工程。
1947年,他前往美国留学,毕业之后,正式成为了一名土木工程师。
抛去父亲的光环,他这一生其实是相当平淡的。这也让很多人感到失望,因为人们都觉得,徐志摩的儿子,就算不能如父亲那样耀眼,至少也该在历史上留下点姓名。
然而,对于徐积锴来说,低调未尝不是一种幸福。
因为徐志摩儿子这样一个头衔,他过早的见证了许多复杂的故事。而母亲痛苦的半生更是给他留下了深重的阴影,他只希望自己一家人能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。
平淡是真
直到1953年,母亲张幼仪给儿子写来了书信,原来张幼仪认识了一位姓苏的医生,坠入了爱河,她决定再婚了,可是她依然想要征求儿子的意见。
接到这封信,徐积锴发自内心的感到欢喜,母亲在上一段婚姻的痛苦中,已经沉浸太久了,如今竟然能够鼓起勇气开始新生活,做儿子的当然支持。
他很快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,信中说:
“母孀居守节,逾三十年,生我抚我,鞠我育我……综母生平,殊少欢愉,母职已尽,母心宜慰,谁慰母氏?谁伴母氏?母如得人,儿请父事。”
在儿子的支持之下,张幼仪终于得到了一段体面的爱情,故事的最后,主角们都有遗憾,但也都有所得。
让徐积锴没想到的是,自己后来竟然还能跟陆小曼产生接触。
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,又和翁端午同居20多年,但是在陆小曼心中,她最爱的男人始终是徐志摩。在后半生,陆小曼帮助徐志摩整理了许多文稿。
虽然她和徐志摩的感情生活有争议,但不得不说,她很理解徐志摩的才华。
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陆小曼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已经死去的徐志摩。她提了个要求:希望能够把自己与徐志摩安葬在一起。
多年风风雨雨过去,人们对于这段有争议的感情,也大都选择了宽恕和谅解。在听到陆小曼提这样的要求时,甚至许多人倍感心酸,毕竟,他们之间的感情不是假的。
所以,很多人认为,让陆小曼和徐志摩合葬,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,相信已经去世的徐志摩也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。
但是,想要合葬,就必须要问一个人的意见,那就是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。
但听到这个消息,徐积锴有些生气,一向脾气温和的他,在这件事情上坚决不肯让步。
为了对大众解释,他很快又写信说明了原因:“一是先祖父始终未曾接纳陆小曼为徐家儿媳;二是先父最后一次与陆小曼见面话别,发生激烈争吵,两人感情并不和睦;三是陆小曼与翁瑞午长年同居在一起,即使先父活着,两人的婚姻也难以长久。”
这三个理由的确让人们无法反驳,后来徐积锴更是直言“父亲命苦”,似乎对陆小曼仍有怨言。
于是,陆小曼与徐志摩合葬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,而这也是徐积锴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大新闻。
后来,徐积锴依然过着平凡的日子,娶妻生子,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。
他并没有成为第二个徐志摩。也许,这恰恰是一件好事。
双悦网配资-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-配资平台靠谱-按天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